问题:
关键词:现代视域 ,中国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 参考解析
摘 要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继我党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后又一理论上的突破,体现了新时期我党对马克思主义认识上的深化。
进入21世纪以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命题开始逐渐进入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视线。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第一次在全党范围内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这是我党对马克思主义如何在当代更好的中国化而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一项伟大的工程。作为一名理论工作者,为这项工程献计献策,我们责无旁贷。
现代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中国共产党也更加注重加强马克思主义做为指导思想的地位,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普及也在逐步深入开展。但是,社会上总有那么几种思潮暗流涌动,这些思潮共有的特点就是要放弃一元的指导思想,实行多元化,目的是把中国并入资本主义的发展轨道,再加上大众对原本以为只在资本主义社会才会出现的一些事物在社会主义国家出现感到不解,也对原本经济落后的中国建成社会主义能否避免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感到疑惑,这导致他们把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理解为现代国家发展理应模仿的模式,在这样的社会心理背景下,马克思主义能否为大众接受就是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本文就是拟对现代视域下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何以可能作尝试性的研究,以此说明马克思主义作为当代中国的指导思想是一种“自然而然”,而不是强迫大众接受的某种意识形态,并由此把当代中国现有文化对大众接受马克思主义将会产生的影响展开论述,然后从三个维度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可行性展开研究,最后提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和有效模式。
全文共分为三部分:
绪论:介绍马克思主义在东、西方的发展现状,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选题思路、研究方法等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主要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概念、内容以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化的关系等几个方面展开阐述。
第二部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认识的轨迹,并由此进一步抽象出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
第三部分:以“现代性”为切入点,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展开论述。思路是先总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然后着重论述当代社会大众能否接受马克思主义,影响大众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和思潮有哪些,最后寻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