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关键词:教学模式,支架式教学模式,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
● 参考解析
支架式教学模式是建构主义理论下较为成熟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从维果斯基“最邻近发展区”的思想出发,强调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潜在的发展能力,搭建认知的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也就是说,该框架应该按照学生智力的“最邻近发展区”来建立,因而可以通过这种脚手架的支撑作用(或曰“支架作用”),不停顿地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更高水平。
本文从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分析了国内外教学模式的研究历史和现状以及支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认为支架式教学模式强调的知识建构的切身性、参与性、情景性、自主性、框架性、问题性、合作性、体验性、开放性的特点能够解决目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为了探讨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目标、基本环节,深入地研究了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教学策略、教学程序,并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和必修三《文化生活》中选择了两个教学内容,按照支架式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设计出了相关案例。研究认为,第一,在支架式教学中应该通过丰富的感性材料,如视频、图片、数据、文字说明等搭建支架,降低学生自主学习思想政治课的难度,教学中借助于创设问题和交流,引导学生达到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理论意义的建构;第二,应该认真分析学生已经具备的认知结构,以学生现有能力即“最邻近发展区”为标准建立支架,把握好支架的高度和教学起点,教学中要注意对陈述性的理论知识进行问题化、情景化加工,从而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同时利用支架的作用,引导学生明确知识间的关系,通过横向对比,纵向延伸,达到对知识的立体化建构,形成科学知识网络系统。
为了获得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的实验结论,我在所任教的班级进行了实证研究。实验后通过书面测试和问卷调查,获得了一些初步的结论。结论表明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适度地引入支架式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学习成绩、学习兴趣、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培养其科学的学习方法等各个方面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比较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并且有利于提高中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有利于培养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并对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多方面素质均有帮助,是一种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教学模式。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