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关键词:先秦,社会性别,理想人格气质,女性气质
● 参考解析
性别不平等现象在世界的大部分民族和文化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中国也不例外。先秦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滥觞时期,中国古代社会中“男尊女卑”的观念也在这个时期成熟和定型。因此,本文运用社会性别理论,通过对先秦时期女性气质的具体研究,探索和分析中国传统女性气质和性别不平等与西方相比所具有的特殊性,以期能对中国社会现存性别问题的解决有一点有益的启发和帮助。
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主要阐述研究先秦女性气质的必要性,并且简介本文中社会性别理论和女性气质的主要内涵,同时阐明本文所运用的不同于史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主要通过研究《论语》来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人格气质观。女人首先是作为人存在的,所以研究女性气质之前,有必要先看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人格气质观,并以此为参照来分析中国传统女性气质。引入社会性别理论之后,可以从《论语》中看出,孔子思想中的理想人格气质观是不分性别的,是一种同时兼具阳刚和阴柔两个方面的完整君子气质观,这种君子气质也成为中国后世古代社会理想人格气质的原型。
第三部分主要研究先秦社会的理想女性气质是如何被建构出来的。通过对史料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先秦女性是如何一步步失去自己原本与男性平等的地位。在男权社会利益需要的推动下,柔美和恭顺成为先秦理想女性气质的内涵,也是当时社会训练理想女性的标准。同时,与第二部分比较,可以看出,先秦理想女性气质是一种不完整的理想人格气质,它缺失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理想人格气质所具有的阳刚属性。
第四部分主要探讨当时社会对先秦女性气质的负面描述及其产生的原因,这是理想女性气质的反面,同时也是对先秦女性气质的又一重建构。这些对女性气质的负面描述主要包括嫉妒、卑贱、狭隘和浅薄几个方面,它们既对女性的发展造成了困扰,同时也是对男性自身的一种束缚。
第五部分从先秦妇女的主动性方面来分析其对理想女性气质桎梏的突破。先秦的一部分女性不愿意接受自己所处的第二性的不利处境,努力想要突破理想女性气质强加在自己身上的束缚,表现出了不同于理想女性气质的其他气质特点,这具体体现在妇女的干政、入伍和对家庭“婆权”的掌握中。当然,在当时那个社会,妇女对自身理想女性气质的突破也依然离不开对男权的强烈依附。
第六部分结语,通过对先秦女性气质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女性气质并不是中国的妇女生而有之的,它同样是由中国特殊的社会文化环境所建构出来的,因此是可以改变的。这种女性气质的存在不但是对中国女性的束缚,也对男性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这给了我们解决当代性别问题一定的启发。因此,在分析了中国妇女寻求自身解放的优势和劣势之后,我们认为,中国女性的解放过程应该是男女两性共同解放的过程,其目标是男人和女人共同达到全面发展的尽性之人。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