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问题:

题目:山东出土东周青铜礼容器研究

关键词:山东;东周;青铜器;器用制度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我国的东周时期正处于世界文明的“轴心时代”,其时的山东地区是我国文化面貌最为复杂的地区之一,同时又是儒家文化的诞生之地。有关儒家文化所根植的土壤、生长环境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建国以来,山东各地出土的东周青铜礼容器超过了1000件,几乎囊括了中原地区的各种器类。如何利用这些青铜器及其相关资料,建立起山东东周青铜器的基本年代框架,廓清其演变规律和区域特征,进而进行山东地区族属、国别、丧葬制度以及东周青铜文化内涵、区系等方面深层次的研究,已经成为山东以及中国东周考古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主要由八部分构成,在对器物的形制、分期、演变、组合、纹饰、区域特征等方面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铜器墓葬的文化因素、族属、国别以及墓葬中的鼎簋制度、器物摆放规则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第一部分,绪论。对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简史、研究现状、研究目的、方法以及本研究与前人研究的不同之处等六个方面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第二部分,由三个小部分组成。一是把东周时期的山东地区分为四个文化区,对各区的边界变迁进行了探讨。二是对东周时期的年代范围进行了界定。三是对山东地区主要铜容器墓的年代进行了重新推定。本部分是我们进行研究的前提。
第三部分,类型学分析。我们从搜集到的867件器物中选取了11类演变序列相对完整的器物进行了类型学分析,并对每个地区各个型式的器物数量进行了详细统计。本部分与组合分析、纹饰分析共同构成了我们研究工作的基础。
第四部分,分期与演变。在类型学分析的基础上,把山东地区东周铜器分为六期:春秋早期、春秋中期、春秋晚期、战国早期、战国中期、战国晚期。对每一类器物的形制演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建立起每类器物大致的发展序列。并对每一区各类器物的各个型式进行了微观分析,简要探讨了各类文化因素的源流关系。
第五部分,组合分析。我们按照器物的随葬规格及墓葬面积,对各期的器物组合进行了分组分析,并与中原同时期器物组合进行了比较。又按照分区的方式,对各区的组合进行了微观分析。
第六部分,纹饰分析。本部分把六期青铜器纹饰按照分区的方式,对每一个青铜器出土单位的纹饰情况都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对每一期各个地区的纹饰特点进行了分析,简要总结了其时代和区域特征。并探讨了促使纹饰更迭、演变的社会动因。
第七部分。铜器墓族属、国别探讨。是本文的重点之一。我们对墓葬的各个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通过与已知族属、国别的墓葬的各个方面文化因素的比较,对其他铜器墓葬的族属、国别进行了推断。获得了一定成效。
第八部分,墓葬中的器物随葬制度探讨。是本文的重点重点之一。特别是关于山东地区墓葬中的鼎簋制度、器物摆放规则的探讨,是前人尚未系统进行过的工作。山东地区的鼎簋制度推行得不彻底,瓦解现象也出现得较早。墓葬中器物的摆放规则至少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形成,东周时期也仍然存在,但与东周以前的器物摆放规则以及同期的鼎簋制度相比,其规范化程度颇有不如。
通过系统分析,我们发现,春秋中期是东周器物种类更迭、形制、组合、纹饰、随葬器用制度以及区域特征等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山东东周青铜器可能有平底化倾向,与中原的圈足化倾向形成鲜明对比。同时,有不少东夷文化器物传入中原,形成了一定规模的“西渐”现象,说明东周时期东夷文化与周文化的交流是双向的,周文化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夷化”现象。东夷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形成所输送的营养是源源不断的。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