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问题:

题目:汇率波动冲击下的价格行为分析

关键词:汇率波动,价格行为,汇率体制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汇率作为两个国家货币名义上的比价,在世界经济交往中发挥着纽带的作用。物价和汇率是开放经济中最核心的经济变量,同时也是两个关系极为密切的经济变量,在汇率理论不断发展的历史中,物价与汇率两者关系的探讨也始终交织其中。
20世纪6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开始面临特里芬难题的冲击。这个阶段,汇率理论的争论主要集中在固定汇率体制与浮动汇率体制孰优孰劣上。以蒙代尔为代表的固定汇率支持者认为固定汇率能使各国经济连成一个稳定的经济体,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协调发展,浮动汇率制会造成各国滥用汇率政策,形成货币竞争性下浮,不利于世界经济合作,浮动汇率还会由于棘轮效应导致全球性物价水平上涨;而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者走到了一起,极力赞成浮动汇率制,认为汇率自由浮动能够代替国内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价格的变动,允许汇率自由浮动能够阻隔国内外汇储备的被动性调整,防止国内货币市场剧烈波动,从而避免通货膨胀的传递。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浮动汇率时代,汇率波动成为外汇市场上常态特征。但汇率理论的分歧仍然存在,争论的焦点从汇率稳定与国内经济稳定和国际经济合作的关系转移到汇率体制的选择与国内经济结构与经济特征之间的关系上来。蒙代尔在其论文《最适度通货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最适度通货区”理论,认为应该将世界划分为若干个货币区,区内实行固定汇率制,区外实行浮动汇率制。
随着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外汇市场上投机基金的力量急剧膨胀。上世纪90年代的金融危机导致了关于汇率体制选择的反思,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如何选择汇率体制的重新思考,并引发了关于中间和两极汇率体制的争论。中间汇率体制的反对者认为,在国际金融市场逐渐一体化的背景下,资本流动性不断加强,政府不可能同时实现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独立。要么选择汇率稳定而放弃货币主权,即实行固定汇率体制,要么放弃汇率稳定而坚持货币独立性,即实行浮动汇率体制。在目前关于汇率体制的新理论中,中间汇率体制的争议最大。
伴随中国汇率体制改革,汇率波动对经济产生的影响日益凸显。考虑到央行货币政策目标定位首先是稳定物价,所以汇率与价格水平二者关系就理应成为当代货币经济学需要研究的一个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问题。
本文在第二章首先回顾了对汇率和价格之间关系进行研究的国内外经典理论与前沿理论;第三章从固定汇率体制和浮动汇率体制两个方面重点阐述了汇率与物价的基本逻辑关系;第四章本文以美国为例,将自由浮动汇率体制下汇率波动对国内物价的影响作为研究对象,希望对汇率体制正逐步开放的中国有所借鉴。本文使用变量的平稳性检验、协整分析与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不同汇率体制下汇率波动对国内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美国名义有效汇率和国内物价在长期内是协整的,并且汇率波动对国内价格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本次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也证实了这一实证结果,美元大幅大跌推动了美国国内物价上涨,形成美元贬值—通货膨胀—美元贬值的恶性循环。中国是在2005年7月21日才真正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尽管人民币汇率波动范围仍然有限,却已是具有实质意义的波动。第五章本文以中国为例,分析了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制下汇率和价格的联动变化,发现2005年汇率体制改革后人民币汇率虽然对国内物价水平产生影响,但影响却并不显著。对比美国现象,这一新货币现象是和中国现有汇率体制分不开的。吸取美国的经验教训,中国应避免汇率剧烈波动对国内物价造成冲击,进而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因而,中国继续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原则,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是目前以及一段时期内中国汇率体制的最优选择。在此基础上,应注意货币、财政和汇率政策多重干预机制的协调,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强化相关经济体制配套改革。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