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关键词:洋务派 教育救国 思想
● 参考解析
鸦片战争之后,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为了救亡图存,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放眼世界,向西方学习,积极的探寻救国之路。先是地主阶级抵抗派,再是洋务派和维新派,这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先后发起了经世致用思潮,实业救国思潮,科技救国思潮,教育救国思潮,洋务思潮,维新思潮等等救亡运动。本文主要论述晚清洋务派的教育救国思想,试图通过分析阐述洋务派教育救国思想产生的历史原因、主要思想主张和实践,以及对洋务派教育救国思想的评价问题,进一步的研究晚清洋务派教育救国思想的现实意义和对我们现在教育改革的指导意义。
全文共分为六大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主要探讨晚清洋务派教育救国思想的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研究洋务派的教育救国思想,对于提高我们正处在21世纪这样一个知识经济时代的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坚持发展“科教兴国”战略起到重要作用。鉴于学术界对于洋务运动时期教育救国思想研究的匾乏,以及教育救国理论对于当今我国教育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笔者认为在此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部分,教育救国思想的历史渊源和社会背景。主要是梳理了教育救国思想的发展脉络。其核心观点是,社会的改造和进步应该或者主要通过教育才能实现。近代中国的教育救国思潮大致可以划分为萌发时期,勃兴时期,发展时期,高潮时期和回落时期五个阶段。而洋务派教育救国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主要是从“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晚清传统教育的困惑和中西文化的冲突对中国教育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第三部分,洋务派对近代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过程。这部分通过四个方面对洋务派对近代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过程加以论述,即洋务派对西方态度的变化:从“悉夷”到“师夷”;对西学态度的变化:从“西学”到“新学”;对西学学习层面的变化:从师夷之技到师夷之制;对西学学习态度的变化: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争。
第四部分,晚清洋务派教育救国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践。这部分主要从四个方面对洋务派教育救国思想的内容和实践进行论述。先是革新传统教育,改进科举制度;其次是引进西方科技,创建洋务学堂;再次是选拔洋务人才,开展留学教育;最后是对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论述。
第五部分,晚清洋务派教育救国思想的评价。这部分主要是从洋务派教育救国思想的特点、意义和历史局限性三个方面论述。
第六部分,结论。总结归纳本文的大意。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