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问题:

题目:个体教育需要内涵和结构初探

关键词:个体,教育需要,内涵,结构,建构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的作用更加凸现,导致人们对教育的追求、摄取更加迫切,由此产生了教育需要问题。论文首先从现实问题入手,分析了当前人们教育需要过度膨胀的趋势,以及不可回避的教育功利化倾向,由此,提出教育需要理论研究的迫切性。之后,文章总结了教育需要理论研究方面的不足,对比了教育目的、功能和教育价值、意义,提出从“教育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到“我们需要教育做什么”的思维转变。将教育需要作为教育主体对教育的主动摄取,从教育主体角度第一次提出了其对教育的能动性的需要。
    问题提出之后,论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归纳总结出四类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教育功能观与教育目的观;教育价值观与教育意义观;教育需求观与学习动机观;合理建构的教育需要观。目前在我国对个体教育需要理论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为研究留出了很多空间,但是,同时也面临着可参考、借鉴资料有限的问题。论文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了大胆地探索,无论是对建立系统的个体教育价值理论,还是对人们确立正确的教育需要观念,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论文第二章对“个体教育需要”的内涵进行了探讨,将其描述为作为教育主体的人对教育的追求。是作为教育主体的人,对教育的摄取状态。接着,通过个体教育需要与社会教育需要,个体教育需要和物质需要、精神需要两个途径的对比论证寻找个体教育需要的定位归属。之后,论文对个体教育需要概念的本质进行了分析,个体教育需要本质表现出来的状态就是个体进行学习的需要,而这种学习需要的实质则是个体对发展的需要。个体的教育需要是现代以人为本的教育关注的核心,其理论的提出具有超强的现实意义,正确认识个体教育需要,有利于我们更客观的分析和对待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教育过渡摄取和教育日趋功利化倾向等问题。同时,个体教育需要理论也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论文从教育的本质、功能、目的、价值、意义等基本概念入手,对比分析了个体教育需要同这些观念之间的必然联系。从而更深入地挖掘了个体教育需要理论对教育实践中一些不足所做出的努力。
    论文的第三章深入分析了个体教育需要的特征以及结构层次。将其特征归结在六种辩证关系中:主体性和生成性的辩证统一,能动性和方向性的辩证统一,独立性和交互性的辩证统一,历时性和共时性的辩证统一,功利性和超功利性的辩证统一,平衡性和不平衡性的辩证统一。并从类别角度入手,将个体教育需要分为:外在的教育需要与内在的教育需要,对量的教育需要和对质的教育需要,下位的教育需要和上位的教育需要,现实的教育需要与理想的教育需要。接着,从需要的哲学理论维度和教育的实践理论维度出发,寻找将个体教育需要分层的理论依据,并将个体教育需要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工具性需要,功利性需要,价值性需要。个体教育需要的三个层次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各层次教育需要之间的关系遵循三个统一:独立原则和并存原则的统一;冲突原则和互补原则的统一;优势原则和方向原则的统一。
    最后,论文将关注点放在个体的教育需要在教育实践中的“工作机制”问题。教师和学生都存在个体的教育需要,但是他们的教育需要又有很大的不同。学生的教育需要既是教师教育需要产生的基础,也是教师教育需要满足的目的,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的教育需要,同时要引导学生的教育需要。个体教育需要不仅是师生主体间交互的动力来源,同时也是师生主体间指导学习的动力基础。并通过对影响个体教育需要的三大因素,即主体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的分析,提出三个试探性建议:教师加以引导,教育加以引导,社会加以引导,以期由此合理建构起个体的教育需要。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