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关键词:言语交际,语用模糊,表达者,接受者,语言手段
● 参考解析
自模糊理论诞生至今,人们对语言中的模糊现象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静态的语言模糊现象,一是动态的语言模糊现象(言语交际中的模糊现象)。本文主要是对动态的语言模糊现象的研究进行了补充和发展。
目前,虽然已有部分学者对言语交际中的语言模糊现象进行了研究,但他们主要是对表达者及其使用的语言手段或方法进行研究,而本文在此研究的基础上,还从接受者对话语理解的角度进行了探索,证明了模糊不但是由表达者单方面产生的,而且也发生在接受者的理解之中。在表达者方面,学者们只侧重对有动机的模糊现象的探究,而本文还对无动机的模糊现象进行了研究。对表达者使用的语言手段或方法,本文主要进行了一些补充,使之趋于全面。
具体内容如下:
在表达者方面,我们根据表达者意识程度的高低把模糊现象分为无动机的模糊现象和有动机的模糊现象。无动机的模糊现象又根据形成模糊的原因分为三种:1、表达者认为没有必要讲清楚;2、表达者的思想意识内容不清楚;3、使用模糊词语适切性更强。有动机的模糊现象,主要是出于传达信息的需要、语言得体性的需要以及追求幽默效果的需要。传达信息时,有五种情况:1、对所有到场人隐瞒信息;2、故意向直接受话人传达特殊信息;3、故意向近旁参加者传达隐含信息;4、故意向受话人同时传达两层以上的信息;5、减少对信息的承诺。基于以上五种情况,表达者选用了模糊的表达方法。另外,言语交际中,有的时候只是为了使表达更加得体和幽默而采用了模糊的表达方法。
表达者以语言作为媒介表达自己的思想后,接受者就要对话语意义进行分析、推导。一般而言,表达者的话语传递两层意义:表面意义和隐含意义。无动机的模糊现象,表面意义与隐含意义通常是一致的,接受者只要能理解表面意义也就获得了该话语的全部意义。有动机的模糊现象,表面意义和隐含意义往往不同,需要接受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依据话语及相关的语境信息去理解话语的表面意义,进而推导出其隐含意义。这样,接受者理解话语时,一般就会出现四种情况:1、既理解了表面意义,也理解了隐含意义;2、理解了表面意义,但没理解隐含意义;3、理解了隐含意义,却没理解表面意义;4、既没理解表面意义,也没理解隐含意义。
此外,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影响接受者理解话语意义的三个因素:1、接受者对语境的了解程度。这个语境是广义的,包括了话语本身、言语交际发生的行为环境及场景、共有常识、交际双方的关系等;2、交际双方个体的差异,如思想观念、语言习惯、性格等;3、接受者的主观态度,如果接受者对话语采取漠视的态度,也就不会理解话语的隐含意义。
言语交际中的模糊,主要体现在语言形式上。表达者是从语言系统内部和话语两个层面来实现模糊的。在语言系统内部主要通过语音、词汇、句法三个层面来最终实现语用模糊。其中语音和句法层面应用的比较少,而词汇层面主要利用了词义的概括性、模糊性、确切性及模糊限制语、指示语等。在话语层面,主要通过会话含意的不确定性、间接言语行为的不确定性、以及零语言形式来实现语用模糊。
本文的研究,拓宽了言语交际中模糊现象研究的领域,同时也为交际者在交际中表达或理解语用模糊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