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关键词:建构,生命活力,语文课堂,初探
● 参考解析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却忽视了对精神家园的建设。许多鲜活的生命在顷刻间消逝,惋惜之余,更多的是对生命的思考。
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如何让生命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活出生命的意蕴,绽放生命的光彩,我觉得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教育关注生命,以促进生命发展为根本,就是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促进生命的自己生长,促进生命创造性地富有个性地发展。“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可见教育是以生命为核心的,彰显了生命的尊严,是以人为本,以促进人的生命和谐发展为目的事业。
那么作为基础课程之一的语文学课,如何才能更好的发挥语文教育的功能呢?笔者认为关注生命,建构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应是有效的方法之一。因为语文课堂是开展教育的基地,“语文教学的本色追求,并非着意训练人如何运用工具,更重要的还在于培养人的心灵,使其焕发出运用语言的智慧和热情;语文教学不仅要为学生提供关于符号的知识,还要为人生提供有条理的思维习惯,提供用语言的滋润培育起来的丰满和深厚的文化精神、民族意识,即‘给人建立一种精神的底子’。同时语文教学还要把学生看成是有生命活力和创造潜力的主体存在,着眼于人的全面而和谐的发展。”这就是建构有生命活力语文课堂的价值所在。
“生命于每个人都是一个偶然,然而每个个体又不得不最终担当起这偶然而至的生命。一个人该如何为其日常存在的生命注入意义,从而使生物学层面的个体生命真正转化为文化学层面的‘主体角色’,并穿越欲望气体,向自由的精神境域迈进?又如何承担和消化外在的和精神的风景,锤炼自己的心态,向自我筹划,为自己拓展一方可以安身立命的诗意居所?”建构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其意义恐怕就在于此,而且迫在眉睫。
2001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新课标的颁布顺应了我国21世纪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际需要,非常精要地为新时期的语文教育勾画了宏伟蓝图,是一部与时俱进的纲领性文件,是弘扬传统文化的科学性文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指导性文件。基于此,本文对建构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作了初步探索。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从新课程与建构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谈起,具体从语文的性质与建构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语文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与建构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和三维目标设计与建构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三个方面谈它对建构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指导性。第二部分从语文教学中由于工具理性的扩张和僭越,人成为物性的存在而失落了本真的主体精神,语文教学变为与人心灵隔绝的训练和操演,丢弃了语文教学培养丰满人性和健全人格的价值追求来谈工具理性导引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弊端,其弊端可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教条化、模式化、单一化和静态化。从而说明建构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必要性和紧迫性。第三部分,对建构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之内涵和原则做以解释。建构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内涵就是立足于学生物质生命,在尊重个体生命的基础上,通过人文教育,调动学生的“自为”性,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活出生命的意蕴,绽放生命的光彩,实现生命的辉煌。其原则有以下九个方面:即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尊重个体生命的发展; 积极开展生命的超越性教育;立足于终身教育;主体际原则;生成性原则;人文思维原则;生活化原则;体验性原则。第四部分,将结合具体的课例对建构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开展实践探索。主要从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行为、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管理行为、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类型和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六个方面探索。
关键词:建构,生命活力,语文课堂,初探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