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问题:

题目:中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研究

关键词:主体性,主体际性,主体性道德人格,道德内化,交往实践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摘 要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理想的道德人格,它凝聚着这个时代的时代精神,体现着人的发展方向和价值取向。自主、自由、尊严应该是现时代理想人格所必备的价值内涵。主体性道德人格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它应该成为现时代中国的理想人格。
目前的学校道德教育由于其教条化的内容、填鸭式灌输的手段及其对学生主体性的忽视等缺陷,已经越来越被证明是不利于学生道德品质自主建构、不利于学生社会化和自由全面发展的。与此同时,目前的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弘扬了学生的个体主体性,摒弃了“填鸭式”的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一大进步,但由于其对个体主体性的过分强调、对道德相对主义和实用主义的过度标举,遗忘了道德认知体系对促进学生社会化的重要作用,忽视了科学灌输在建立道德认知体系中的重要性,从而消解教师的作用和社会道德规范的合理性与约束力,容易导致学生陷入道德迷茫和自我中心主义。鉴于目前学校德育的缺陷和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理论所存在的一些不足,我们必须对道德人格教育进行反思,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不断突破,努力解决目前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培养真正具有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学生。
本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章:引言   阐述了笔者写作的动机;简单的总结了国内外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发展状况,指出其优点和不足;阐述了本文解决当前德育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主体性道德人格概述   着重论述了个体主体性和主体际性的内涵,阐述了主体性的基本特征,即自主性、能动性、超越性和社会性;论述了道德人格的内涵和结构。
第三章: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   提出了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的目标和理论基础。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力图培养学生独立、理性、自由、自为的道德人格和“共生性”人格。因此,本文把提升学生精神需要的层次、培养学生积极的道德理性、实现学生的社会化作为教育的目标。人性本善是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的价值预设,它使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成为可能;以人为本的教育理论是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的依据,它强调重视人的主体地位,强调对人本身的尊重,强调教育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构主义的教学观是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的基础,它认为道德学习是一种基于建构性、能动性、经验性和主体际性的道德学习。
第四章:中学阶段进行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的必要性   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有着深刻的现实必要性。由于中学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功能的弱化、社会环境中消极因素的影响、家庭教育的误区以及中学生自身主体意识和社会能力的不成熟,造成了当前中学生道德人格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再加上个人自由全面发展对教育的诉求,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已然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途径。
第五章:中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培养策略   进行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关键还要看其具体的实施。首先,必须树立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新理念,这是扬弃传统德育的第一步;其次,要改革传统的道德教育,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这需要我们加强教师的价值引导作用;更新德育内容;实现德育方式的多样、有效;注重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改革道德评价体系;培养学生道德发展的自觉性和自律能力。第三,要在社会实践中进行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自主建构能力;最后,要优化学生进行道德内化的环境。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