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问题:

题目:光果莸化学成分分析及生物活性研究

关键词:光果莸,挥发性成分,脂溶性成分,抗氧化活性,抑菌活性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摘  要
光果莸(Caryopteris tangutica Maxim.)为马鞭草科(Verbenaceae)莸属(Caryopteris Bunge)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陕西、四川和甘肃等地。光果莸为我国应用历史较为悠久的常用中药,具有活血止痛、消食理气、解毒消肿以及止痒的功效,用于治疗因酗酒过量所导致的酒疮和湿疹,还可调经止血,用于治疗崩漏、白带和月经不调等。本文对光果莸的挥发性化学成分和脂溶性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 并初步研究了其抗氧化以及抗菌等生物活性,为充分开发光果莸资源提供一定的资料。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光果莸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的提取和分析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固相微萃取法进行提取,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结合Kovats指数(KI)值进行分析和鉴定,采用面积归一化法对其含量进行测定。以水蒸气蒸馏法从光果莸中提取并鉴定出70种成分,其中,在花中鉴定出42种成分,主要为反-乙酸松香芹酯(46.69%)、桃金娘烯醛(2.73%)以及石竹烯氧化物(1.67%)等;在叶中鉴定出48种成分,主要为反-乙酸松香芹酯(55.48%)、β-柏木烯(3.21%)和石竹烯氧化物(2.73%)等;在茎中鉴定出13种成分,主要为棕榈酸(47.32%),反-乙酸松香芹酯(24.19%)以及石竹烯氧化物(0.96%)等。
固相微萃取法从光果莸中提取并鉴定出48种成分,其中,在花中鉴定出37种成分,主要为反-乙酸松香芹酯(63.85%)、E-石竹烯(7.10%)、β-雪松烯(4.28%)等;在叶中鉴定出34种成分,主要为反-乙酸松香芹酯(76.11%)、E-石竹烯(5.18%)和反式-乙酸菊花烯酯(2.53%)等;在茎中鉴定出24种成分,主要为反-乙酸松香芹酯(84.69%)、E-石竹烯(3.20%)和反-松香芹醇(2.72%)等。
2.光果莸不同部位脂溶性成分的提取和分析  利用索氏提取法分别提取光果莸茎、叶和花中的脂溶性成分,甲酯化处理后,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其成分进行了分析和鉴定。从光果莸花中鉴定出62种脂溶性成分,主要为亚麻酸(27.37%)、亚油酸(14.35%)以及反式-松香芹醇(8.40%)等;叶中鉴定出40种,主要为亚麻酸(25.48%)、软酯酸(12.77%)以及亚油酸(9.68%)等;茎中鉴定出31种脂溶性成分主要为亚油酸(9.8%)、8.11.14-二十碳三烯酸(8.05%)以及软酯酸(6.51%)等。
3.光果莸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以乙酸乙酯、甲醇和水为溶剂分别对光果莸茎、叶和花进行提取,采用4种方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结果,在光果莸的9种提取物中,叶的甲醇提取物在DPPH·自由基清除体系和β-胡萝卜素/亚油酸体系中抗氧化活性最好,其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为0.019±0.006(mg/mL),在β-胡萝卜素/亚油酸体系中,当浓度为0.12 mg/mL时,其对β-胡萝卜素/亚油酸的漂白作用达到了99%.光果莸叶总多酚含量为2.08%,对OH·清除作用的IC50值为0.07±0.004(mg/mL),小于阳性对照VC的IC50值,光果莸叶黄酮含量为1.80%,对O2-清除作用的IC50值为0.03±0.006(mg/mL),大于阳性对照VC的IC50值。
4.光果莸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评价  采用牛津杯法评价其茎、叶和花的9种提取物的抑菌活性,采用96孔板法评价光果莸挥发油的抑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光果莸9种提取物对所试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在所试浓度范围内,9种提取物对耻垢分枝杆菌的抑制作用均强于阳性对照盐酸四环素。光果莸叶挥发油对所试细菌均有很强的抑制活性,强于阳性对照盐酸四环素,其中对热带假丝酵母菌的抑菌圈直径达到了55.3±1.0 mm,远大于阳性对照盐酸四环素的抑菌圈16.1±0.3 mm ,其MIC为2.2 mg/mL,MBC为4.85 mg/mL。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