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关键词:文化产品,供给,一体多元化
● 参考解析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文化进一步繁荣,农民基本文化权利得到更好落实。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作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其中,文化建设是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重要一部分,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中蕴含了文化建设的各个促进方面。以科技促发展,加快经济建设,才能达到生活富裕;以文化提升农民素质,开拓视野,才能形成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局面。因此,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加快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长久以来,西部农村的文化建设远远滞后于东中部发达地区和城市。原因首先在于西部农村整体经济水平低下,人们的受教育程度较低,在思想建设上,对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足,没有形成有效文化需求。其次,政府在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过程中,大力发展经济建设,忽视了文化建设对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最后,国家财政的支持力度不够及文化产品供给方式不合理等因素造成了西部农村文化产品供给水平低下。近年来,党中央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方针,实施了一系列向西部农村倾斜的支农惠农政策,西部农村的社会事业有了较快发展,公共服务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农民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传统文化也进一步得到了保护与传承。但是,由于长期以来西部农村文化供给方面的历史欠账太多,供给缺口太大,目前西部农民的文化生活与东中部发达农村及城市地区仍存在较大差距。本文从该现状出发,借鉴东中部发达农村及国外农村的文化供给经验,试图对现有西部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模式进行优化,从农民文化需求和供给主体职能两方面构建基于需求的西部农村文化产品“一体多元化”供给的优化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作为其配套措施。
本文分为六章内容:
第一章是问题的提出。主要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采用的方法及文章可能的创新之处作了概述。
第二章是农村文化产品问题的相关研究综述。包括理论综述和研究现状综述两大部分。
第三章对西部农村文化产品的供给现状进行了分析。首先,概述了现有的几种供给模式及在现有模式下西部农村文化供给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其次,对现有模式中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找出症结所在。
第四章概述了国内外农村文化产品供给的成功经验。首先,对东中部发达农村文化产品供给进行分析,从政府角度、农民角度以及部分优秀的做法中寻求启示。其次,以美国、日本和印度作为外国国家的代表,从他们的农村文化产品供给经验中寻找可借鉴之处。
第五章具体论述西部农村文化产品的供给模式,即基于需求的西部农村文化产品“一体多元化”供给模式。它涉及到两大方面:一是农民需求,文中以 “维克赛尔—林达尔”均衡理论和蒂布特的“以足投票”理论作为支撑,构建农民需求表达机制;二是供给主体。根据不同主体的职能划分,提出以政府供给为主体,激励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农民多方参与的“一体多元化”的方式。
第六章就上述供给模式提出相应的构建对策。本章认为,要从明确主体权能、巩固供给基础、优化决策机制三大方面完善供给模式,切实提高西部农村文化产品供给的公平与效率,保证长效供给。
第五章是全文的重点章节,通过第三、四章不同角度的铺垫,该章对具体的供给模式做了较为深入的、详细的探讨。首先,较深入的分析了农村的文化供给和农民文化需求的相互关系,指出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制约,有效供给必然离不开农民的文化需求。其次,通过“维克赛尔—林达尔”均衡分析,得出西部农村文化供给过程中,可以利用征税投票方式促进农民真实文化偏好的表达;通过“以足投票”理论的启示,对农民的文化需求偏好表达机制进行了改进。最后,在农民文化需求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供给主体的供给优势,构建以政府为主体,激励非政府组织的多方参与的供给模式,真正实现西部农村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
文章在研究过程中力求实证与规范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以西部农村作为落脚点,从农民文化需求和供给主体角度对西部农村文化产品供给模式进行较为深刻的思考。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