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关键词:《孟子》,语言风格,论辩艺术,语言文采
● 参考解析
本文主要探讨《孟子》的语言艺术,分别从语言风格、论辩艺术及语言文采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章是对《孟子》语言风格的探讨,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首先是孟子的语言观。在《孟子》中,有一些记录孟子语言观点的只言片语,如“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言近而旨远者,善言也”、“言无实不详”等观点。虽然数量不多,但对把握《孟子》语言艺术特色却有很大的帮助。其次,《孟子》语言感情激越。孟子具有刚正无畏的大丈夫人格,并且有着以天下为己任的忧国忧民的深重情感。这种不屈的人格和高度的责任感,使《孟子》散文情感真挚浓烈,充满道德感。第三,《孟子》语言气势雄健。孟子的内在气质,如高度自尊自信的人格及充于胸中的儒家道德,对《孟子》气势的形成起了决定性作用。外在因素,如战国时代的社会环境,也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孟文铺陈繁复、气势凌厉的风格。此外,《孟子》中排比、连珠、反复等艺术手法的运用也增强了孟子文章的气势。最后,《孟子》语言简洁平易、明快晓畅。《孟子》语言富于口语化和通俗化,并且又常常引用谚语、俗语等,使语言富有生活气息。孟子还善于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其文中比喻的运用历来都被人们所称颂。《孟子》中的比喻不仅贴近生活,通俗易懂,而且还运用得十分恰当、妥帖生动,这就使其语言显得格外的自然、生动、形象。
第二章集中论述了《孟子》的论辩艺术。在第一节里,主要将前人(主要是现当代)对《孟子》论辩艺术的研究情况作一评述。在此基础之上,笔者在第二节集中谈了对《孟子》论辩艺术的见解。孟子与人谈话的对象主要有三类:国君、诸派学人和弟子。而孟子很善于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谈话论辩方式,这是《孟子》论辩艺术的第一个特点。孟子在论辩过程中不尚空谈,喜欢引经释典。在对这些典籍或者历史事件的引用和阐述过程中,孟子往往能够想常人之所不想,见常人之所不见,表达出独特的观点。这不仅显示了孟子论辩时的灵活与机敏,也让孟子语言颇有诙谐风趣的特点。善于通过对经典的重新解释来增强自身论辩的可信度和力度,则是《孟子》论辩艺术的第二个特点。注重论辩的逻辑推理,是论辩艺术的第三个特点,而其中运用最多的方法是类比推理法。除此之外,他也使用其它推理方法,例如归纳法等。在《孟子》中,逻辑推理的运用有很大一部分是靠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来完成的。最后一节主要谈了《孟子》论辩艺术与语言风格的关系。《孟子》论辩方法的使用,影响到文章的语言风格,成为构成其语言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三章是从《孟子》语言本身来阐释其语言艺术。包括语汇的准确精炼、丰富多彩,格言警句和成语的使用及语言的节奏感等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主要表现在选词的准确精当。其中有对词语概念的解释,有对细节的精雕细琢,还对虚词特别是语气词的恰当运用等。第二个方面,对《孟子》中的格言警句及成语进行了具体而详细的分析。第三个方面,主要论及了《孟子》语言的节奏感。孟文中虚词的运用具有调和音节的作用,而长句与短句、整句与散句的交错使用,使节奏显得快畅淋漓,抑扬顿挫。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