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问题:

题目:魏晋名士的成人之道

关键词:名教,自然,理想人格,成人之道,人格价值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摘  要
 
生逢乱世,魏晋名士从历史和现实出发,围绕着名教与自然的关系,一方面探索治国安邦之策,另一方面寻求个人安身立命之道,向上将玄学推进到形而上的高度,向下落实到自我人格的塑造上。本文以玄学历史分期为经,以玄学思想主张为纬,从理想人格、成人之道和人格价值三方面展开论述,旨在找寻渗透于魏晋玄学思想中的成人之道和人格价值。本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正始名士“性其情”的人格范式。以何晏、王弼为代表的正始名士提倡“以无为本”,他们儒道互释,设立了体道通无的圣人理想人格,在儒家圣人中注入了道家自然的因素。圣人可“性其情”,因而“应物而无累于物”。正始名士为新的内圣外王之道提供了本体论的理论依据,奠定了魏晋名士人格修养的理论基础。他们于内注重个人修养,于外表现为入仕、清谈。
第二部分:竹林名士“任自然”的行为特色。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竹林名士“非汤武而薄周礼”、“越名教而任自然”。无论是阮籍的“大人先生”还是嵇康的“宏达先生”,都主张返归自然,反对名教礼制。在他们率性而为,逍遥游放,狂放不羁,超尘拔俗的行为方式中,既体现出个性自由的人格特色,又影射出内心深处的苦闷与彷徨。在他们身上有主体意识的觉醒、审美人格的彰显和对立人格的冲突。
第三部分:元康名士“尽其性”的成人之道。面对社会的虚浮旷达之风,裴頠提出“崇有论”以纠正贵无论的偏颇,否定自然而维护名教。郭象进而提出“尽其性”的成人之道。他以“性分论”为基础,主张“游外冥内”的至圣之道和“适性逍遥”的人格范式,消解了名教与自然的对立,将二者会通如一,从而确立了融通的内圣外王之道。
第四部分:东晋士人“任性情”的人生取向。作为玄学的尾声,张湛在《列子注》中将玄学拉回到世俗之中,主张顺性任情、安生乐死,提出超生死、求解脱的人生之道,表现出享受人生的现实态度和超越现实的人生意境。
 
关键词:名教,自然,理想人格,成人之道,人格价值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