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问题:

题目:和谐的意蕴——董其昌和普桑绘画艺术中的文化精神之比较

关键词:董其昌, 普桑, 文人画, 古典主义, 和谐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中西艺术文化比较研究,是当代中国艺术研究的热点。无论是连接20世纪以来在中西文化剧烈冲撞背景下前辈们对中西艺术文化等同的学术思考、创作融合,还是弘扬走向世界的具有千年传统的中国文化精神,都离不开艺术比较研究。董其昌和普桑是16世纪末和17世纪初中西方几乎同时出现的两位令人震撼的艺术家。他们虽然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审美取向不同,取材不同,艺术风格不同,但是,两人所追求的艺术文化精神殊途同归。永恒的和谐之美,对人和社会的终极关怀,是两位艺术大师的共同追求,同时也是中西古典艺术文化的精髓。
本论文共分三章。
第一章、继承、扬弃和超越。
第一节、董其昌和普桑生活的时代背景和艺术贡献。中国古典绘画——文人画在明清时期走向定型。集士大夫和艺术家于一身的董其昌,揉和儒、佛、道三家思想,引禅入画,引诗、书入画,并创立了“南北宗论”,建立了系统的绘画思想体系,把中国传统文人画推向了一个新阶段;普桑的艺术,继承了古希腊罗马艺术典范的普桑,他扬弃了巴洛克艺术中激越的情绪,又吸收了其中的精神力量,开创了法国古典主义艺术,将法国绘画带入艺术的古典时代。
第二节、董其昌和普桑绘画范式的确立。中西方两位艺术大师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两位艺术家对各自时代的古典艺术都做出重要贡献,他们在继承、扬弃和超越中,从“表”、“里”两个层面建立起了古典和谐的审美范式,最终使绘画艺术超越自然物象达到生命本质化的倾向。他们的艺术个性及理论体系所反映出的创作观念、语言形式、审美趣味的不同,代表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审美精神特征、文化生存情境。
 第二章、董其昌和普桑绘画作品的价值取向和艺术特征。
 第一节、艺术作品的表现内容——人本主义的诉求。董其昌以山水为主题,以朴素的“黑白”描绘天地自然,展示自然的绚丽和包容,消解现实政治的压力,折射出人性与宇宙万物的境界;而普桑的绘画主题以历史、神话和宗教题材为主,把历史画的寓意叙事性与风景画的观赏性融为一体,凸现出对人和社会的终级关怀。他们都通过不同的取材寄寓了某种文化观念,超越了短暂与永恒、有限与无限,确立了人的内在本性与宇宙万物的和谐统一,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
第二节、艺术作品的形式语言——朴素的色彩观。董其昌和普桑在艺术形式语言的表现的方面均排斥绚丽、浮华的色彩表现形式。董其昌以笔墨精神和情感表现为第一要旨,意在脱略形似、强调神韵,完成绘画作品中意境的缔造;普桑的作品通过明暗、光线等经验与法则,对物象进行理想化处理,使绘画作品达到和谐与完美。
第三节、形式和内容的和谐——取材与构图的静穆之美。董其昌和普桑通过取景和构图的巧妙运用,使画面形成了“平和宁静的牧歌式的诗的氛围”和“恬淡的境界”。董其昌山水构图在流动之中把握空间万象,超越了实际空间的束缚,把客观真实化为主观的表现,营造出无穷的空间感;普桑恪守着焦点透视的原理来构建画面空间,主体的视点明确而固定,注重画面本身的秩序与结构,他使画面空间成为一个凝固的时间瞬间。
第三章、董其昌和普桑绘画艺术的文化意蕴和审美内涵。
第一节、诗意与理性——和谐的审美理想。董其昌和普桑的绘画都超越了技艺层面,使绘画具有超越物质形态的诗意情感和理性内涵。通过隐喻思维和审美理想,表现出丰富的诗意情感与和谐的理性,进而在古典主义的规范下,实现了情与理得统一。
第二节、心理与物理的融合——和谐的审美内涵。董其昌和普桑的艺术是表现与再现、理想与现实、情感与理智诸种矛盾的和谐统一。他们的作品都体现出艺术家对人和艺术心理的注重,对心理本原的探索,通过澄心、观照、体悟达到了绘画艺术的情景交融,不但使心灵得到自由的抒发,促进了创作的更加自然化,客观化,而且也实现了心灵与艺术之物的融合,达到心与物的统一。
第三节、人人之和与人神之和——和谐的文化取向。董其昌受中国“天人合一”文化思想传统模式的影响,以儒学为根基,佛学为超越之筏,老庄思想为寄;普桑则受主客相分思维模式的影响,综合了西方传统的神话、宗教和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观念。他们的作品都超越了单纯具体的物象而上升到对人和社会的终极关怀。
结语部分:概括论文的主要观点、写作意义和创新点,并对论文中存在的不足和可待深刻挖掘的内容进行说明。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