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婚恋观,历史嬗变,现实思考,教育对策
● 参考解析
恋爱和婚姻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课题。人们的婚恋观是人们的价值观在婚姻恋爱问题上的体现。恋爱和婚姻都不单是一种个体行为,同时也是一种社会行为,必然要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历史传统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从而打上鲜明的社会性与时代性的烙印。
被人们称作是“新新人类”的当代大学生,他们文化层次较高,年轻而富有朝气,可塑性强,易于接受新思想、新事物、新观念,表现为浪漫新潮,思维活跃,情感丰富,行为多变,是有别于社会上其他群体的特殊群体。随着改革开放和时代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当代大学生,恋爱已成为高校的普遍现象。大学生在校期间正值其生理年龄已经成熟、情窦初开、开始追求爱情的年龄,但是由于其心理年龄尚未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在逐渐形成期,对事物缺乏一定的判断能力,思想情感和行为方式复杂多变,因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恋爱动机、恋爱形式复杂多样,其婚恋观也已突破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
高校关于对在校大学生谈恋爱的规定自我国建国后也发生了一些变化。2005年,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删除了关于“严禁在校大学生结婚”的规定,我们看到高校对大学生谈恋爱的态度从“严禁”到默许。在社会变革和各种思潮的冲击下,面对情感的选择,大学生既成性和可塑性的矛盾使其承受更多的心理压力和情感困扰,在恋爱和婚姻问题上表现出迷茫、困惑、草率、盲目效仿。面对不容回避的大学生婚恋现象及其复杂的婚恋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更为紧迫和重要,势必要采取积极介入态度,坚持以人为本,展开专题研究,掌握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引导和帮助他们树立与社会主义道德观、价值观和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文明、健康的婚恋观。而目前这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均相对滞后,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变迁的需要。
本文本着历史与现实相联系,理论与实践相统一,问题与对策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历史文献分析、个别访问、座谈讨论、翻阅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通过对中国与西方社会婚姻家庭的历史变迁的比较研究以及梳理我国建国以来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历史演变轨迹,对不同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婚恋观的特点、变化及其成因进行了理性思考,分析大学生婚恋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价值观等社会环境的关系,探讨了当代大学生婚恋观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并按照规律性、针对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提出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科学、文明、健康的婚恋观教育的方略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婚恋观,历史嬗变,现实思考,教育对策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