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问题:

题目:《儒林外史》研究

关键词:儒林外史,科举制度,人性异化,讽刺艺术,对照手法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儒林外史》研究
摘  要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与艺术价值,历来为后人所重视,尤其倍受鲁迅先生赞赏。作品以士人生活为基本题材,虽假托明代社会背景,实则向世人展开的是清代知识分子生活的画卷,揭示了清朝中叶的官僚政治和社会状况,而以抨击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尤其以读书人对封建末世的信仰追求的压抑和扭曲为全书的总旨和主线,表现出作者试图恢复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礼乐兵农文化,提倡文人讲究“文行出处”的传统儒学思想。所以研究《儒林外史》,是一件很有价值的工作,作品丰富的思想性和高超的讽刺艺术,对于探索适合中国知识分子成长的道路,以及对纠正当下的教育培养体制、人才选拔机制、学术腐败及文人心理扭曲等弊病,指导我国的文学创作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共分为4章。
第一章 引言,主要阐明选题的理由,并对相关研究文献和研究史,作了简述。
第二章“人性的异化---无事的悲剧”,指出《儒林外史》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表现出了高度的理性化特征和不同的层次性。第一节通过对周进、范进等人发迹过程的分析,指出八股制度是摧残文人心智的枷锁;第二节通过对有幸中举后的范进、荀玫、严贡生等人言行的剖析,说明八股制度是文人道德沦丧的根源;第三节通过对当时社会中文人群体的考察,指出封建制度及受其制约的教育,使文人们没有理想的出路,人性受到极大的扭曲;第四节论述八股制度及其与之相为表里的程朱理学导致了整个社会教育危机和信仰追求危机,从而酿成了文人人性异化的悲剧。
第三章“《儒林外史》的形象塑造”,按照闲评对从小说人物形象的四种分类,对作品中的四类人物进行分析,进一步揭示封建的科举制度对读书人心灵的毒害。第一节通过对以周进和范进为代表的“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的分析,指出封建科举制度是造成封建士子灵魂沉沦的根源所在;第二节通过对“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的分析,指出封建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性。第三节通过对“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鸣清高被人看破耻笑者”灵魂的拷问,指出功名富贵是读书人人格不健全的根源。第四节通过对以杜少卿为代表的“辞却功名富贵者”的分析,来探视作者不满于现状却又找不到出路、处于困境而又不甘于沉沦的苦闷心理。
第四章“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论述小说高度纯熟的讽刺艺术,第一节“注重写实”,论述《儒林外史》用写实的创作态度和创作方法,抨击当时社会的一切假恶丑现象;第二节“公心讽世”,论述作者是以冷峻的态度,在暴露丑恶现象时不加评论,从而收到了良好的讽刺效果;第三节“妙笔工妍”论述小说巧妙的讽刺手法,常常选择那些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富有深意的细节,寥寥数笔,使人物隐秘的心理暴露无遗。
总之,《儒林外史》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超的艺术技巧,成为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擿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感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也正因如此,《儒林外史》成为我国小说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其思想性和艺术性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