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关键词:公民道德 教育 良心培育
● 参考解析
摘 要
公民道德是一个国家所有公民都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是公民作为社会成员必须具备的普遍的共同的道德。公民道德的载体是公民本身,公民道德发生效用的关键是公民个体的道德自律。因此,公民道德教育应注重公民的良心培育。良心培育作为公民道德教育有效性的内在依据,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取得了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指导意义。
良心是人类最古老的道德范畴,也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道德观念。良心是道德规范在个人心理的凝聚,是社会意识在个体行为中的表现,是行为主体对他人与社会履行义务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良心萌芽于人的羞耻心,良心表现为关爱他人的从善心,良心是与义务紧密相联的责任心,良心更是人道德自律的最高表现。良心一经形成,便会贯穿于公民个体行为的始终,公民个体良心的是非认同与好恶情感,便会对公民个体行为起着巨大的道德影响力。
良心培育是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公民良心培育的基本环节是,一要大力普及道德基础知识,广泛宣讲道德基本规范,增强公民对道德理论的认知;二要注重公民道德情感的培养,引导公民感性接受和自觉认同应尽的道德义务;三要强化公民道德习惯的养成和道德信念的坚守,在长期为善的道德实践基础上,形成自律慎行、弘扬道义的习惯,形成实事求是、善以为人的信念,逐渐蕴育公民健康的道德人格。从而使每一个公民坚持做好事而不做坏事,保持高尚的节操,拥有一颗能够正确指导自己的行为并能客观评价自身和社会的美好心灵。
职业良心作为职业道德转化而来的内心意识,是从业者以自己的专门业务自觉履行职业道德要求的责任心。培育新时期从业者高尚的职业良心,一要营造职业良心培育的良好社会氛围,广泛宣讲职业道德规范,大力开展职业理想教育,不断完善从业者考评与监督机制,有效解决好带有行业特征的不正之风,创设健康向上的从业大环境;二要注重培育领导干部的政治良心,明确官德规范,强化道德责任心,加强舆论监督与制度的惩戒,提升领导干部的自律品质;三要增强教师教育良心的感召力,教育良心作为一种高尚的职业情感,在教师教育活动中有着特殊意义,教育良心昭示着社会榜样人格并最具道德感召力。培育教师的教育良心,要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要突出为人师表的规范教育,要注重教师群体对个体教育良心的影响力,要不断提高教师教育良心蕴育的自觉性。
公共良心是公民在公共生活领域对自身行为所负道德责任的自觉意识,一定社会的公共良心是由一定社会的公共道德转化而来的内心机制。在良心的结构中,公共良心处于最低层次,具有广泛性、群众性和共同性。作为公共道德的内在认知,公民个体在公共活动中的道德自律是公民道德教育发生效用的内在依据。培育公民的公共良心,一要广泛开展“知耻”教育,营造“和谐共生”的人居环境;二要强化公民公德意识,激发公民公德行为;三要加强和改善公民教育,提高公民自我修养,引导全体公民认同正当、合理的道德义务,享受健康、文明的生活,成为有道德的善良的公民,拥有一颗负责任、讲道义的公共良心。
关键词:公民道德 教育 良心培育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