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关键词:中国犀,演变,社会需求,分布变迁,消失
● 参考解析
历史时期犀牛分布于中国境内,但随着历史的发展,犀牛在中国境内逐渐消失了。古人从逐步认识犀牛到将犀牛应用于生活中,使得人对犀牛消失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探明各历史时期人类对犀牛的利用与犀牛分布之间的联系,可以为正确制定保护犀牛的措施提供历史借鉴和理论指导。同时,在制订保护、抢救珍稀与濒危动物以及充分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的政策和措施方面,也可以获得大量启示。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一、阐述了本文选题背景、研究意义以及研究现状。近百年来,犀牛的数量急剧下降,犀牛已经成为世界上濒危的野生动物之一。虽然一些国家陆续颁布了法令保护犀牛,但是犀牛数量减少的势头并没有得到缓解。本文希望能从对中国犀牛消失原因的研究中吸取保护犀牛的经验教训。同时,由于在历史地理学中对历史动物的研究尚很薄弱,本文试图丰富历史自然地理学的内容和研究。
二、史料运用和研究方法的讨论。历史文献资料非常丰富,但是由于伪书很多,不同的书还有传抄的嫌疑,在利用文献资料时除了具备实事求是的精神外,还需要有一套科学的选取方法。该部分对历史文献的选择和运用进行了说明和讨论,详细介绍了本文的资料来源、选取原则以及利用方式等。对于论文的写作,本文主张以动物学和气候学知识为前提,采取再收集和研读资料的方法进行。
三、分别分析了古人和今人对犀牛的认识。古人对犀牛外形和本性有比较清楚的认识,虽然这些认识不能达到现代生物学的标准,但在很大程度上它们是正确的。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古人没有现今意义上的生物学分类,对犀牛的认识也难免会出现差错。本文对古人认为“兕”是犀牛的观点提出了质疑,不赞同“兕”为犀牛说这一主流观点,并总结了“兕”与犀的角、皮以及生活习性等方面的区别,认为“兕”是一种大独角、皮厚、外型似牛的群居动物。
四、研究了历史时期中国犀牛的分布变迁情况。以文焕然先生等人的研究成果为参考,在一定程度上复原了历史时期中国犀牛的分布状况。通过对历史文献以及考古资料的分析总结,本文对原有观点中历史时期秦岭淮河以北存在犀牛提出了质疑,认为历史时期犀牛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五、着重分析了历史时期人类对犀牛的利用状况。从犀甲、贡犀、药用犀、角雕、犀簪导、犀腰带、犀轩、犀管、犀梳、犀簟、犀簪以及犀箸等方面分析了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对犀牛产品的利用状况,同时还论述了犀角贸易和犀角加工业的发展情况,认为人类对犀牛利用可分为春秋战国和唐宋两个高峰期。
六、分析了中国犀牛消失的原因。通过对犀牛分布变迁的研究和各时期犀牛利用状况的分析,认为春秋战国和唐宋时期对犀牛的利用量最大。与此同时,在这两个时期犀牛的分布状况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本文还重点以北宋四川盆地犀牛减少为案例,说明人类的捕杀活动是导致该地区犀牛消失的主要原因。
七、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为现今如何保护犀牛提出了建议。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