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问题:

题目: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知识观及其教学

关键词:课程,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行动导向,教学结构与模式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高职教育)发展步入了快车道。但是,高职教育在规模日益壮大的过程中出现了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质量之间的系统性偏差的问题。广大高职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共同意识到课程与教学改革是高职发展的关键;而改革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则是走出长期固守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科课程式的课程建设与教学实施,真正体现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然而,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出现了一些矫枉过正、急功近利的做法,表现在课程建设与教学实施中对知识的轻视,甚至是否定,似乎惟有这样才能体现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彻底划清界限。这是又一极端的做法,它将给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国家与民族劳动者素质的提高造成新的问题。因此,正确认识高职教育课程及教学实施中知识的特征与价值,树立正确的知识观,是很有意义的。论文以作者的教学实践与反思入手,在广泛收集资料、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立足对高职教育本质特征与规律的把握,研究国内外职业教育与教学思想及应用状况,对高职教育课程知识观及教学建构进行有益的探讨。
首先,论文针对目前国内教育界及有关机构关于高职教育课程中知识的存在形式、数量与结构、价值与作用等方面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了梳理与辨析,清楚地表明:无论是高职教育课程中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必需、够用”原则,还是高职教育课程知识离散性特征,都是片面的;高职教育课程中只有技能训练、没有知识传授的观点,更是错误的。这些观点中所谈论的“知识”仍未跳出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体系的框架,“知识”概念内涵的错位必将带来命题的错误。
其次,通过与普通高等教育课程知识的同类比较,提出:高职教育课程知识在内容上以强调应用价值的程序性知识为构成主体,并以应用为原则将程序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进行整合,这些都具有培养职业能力的作用;它的作用与功能在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是背景式的隐性存在的。
论文重点对高职教育课程知识特征进行深入、详细阐述,提出:在知识的内容构成上,高职教育课程中以程序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在知识的结构组织上,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逻辑顺序对知识进行结构序化。高职教育课程的实践性要求在课程知识方面体现为“工作过程知识”。因此,在教学中突出知识和知识结构的实践性,强调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强调行动过程的意义、学习者的中心地位、知识的自我建构和学习情境的价值。高职教育课程的实践性要求在教学方法上体现为“在工作过程”中的“教”与“学”,并介绍了行动导向教学的基本原则与具体方法,如任务教学法、项目教学法、问题教学法。
论文指出了符合高职教育本质要求的高职教育课程知识观与教学建构,认为:高职教育课程的实践性要求体现了高职教育课程设计思路的根本性调整,体现了职业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它不是对知识在课程中地位与价值的否定。高职教育课程知识的教学遵循建立在建构主义认识论基础上的行动导向教学观,在工作过程中学习工作过程知识。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