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关键词:北朝,北齐,陶俑,陶俑造像
● 参考解析
北齐是北朝时期最具有影响力的一个朝代,佛教造像艺术在此时期发展到了高峰。陶俑受当时佛教造像的影响,以饱满、自然等人物造型特征和具有中国传统雕塑构建的组成形式,彰显了中国文化特有的内涵。通过对北齐陶俑造像语言的分析与研究,有助于理解特定年代中的文化融合发展状况,有助于解释这一艺术形式的产生与由来。从北齐陶俑的造型语言来研究社会、民族、宗教、民俗等人文因素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对民间艺术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北齐时期的佛教造像语言是学者们很多年来研究的重点,然而,对陶俑造像本质上的挖掘则少之又少。笔者认为,北齐这个特殊历史时期的陶俑作为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产物,对它的研究不能单单浮于表面,而是要从造型入手,挖掘出更多的背景信息,这样才能更好的为这一民间艺术形式做出客观的表述,而非仅仅局限于对其艺术表象上的主观评述。
本文,以大量的实物图片为基础,收集、整理并借鉴了其它学者的研究成果。本着还原历史环境、尊重史实的原则,查阅了大量北朝陶俑造像艺术的历史文献资料,力求以此作为本人提出的观点的合理佐证。首先,论文对造像艺术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追溯。佛教造像艺术虽然产生于古印度,但真正把它推向社会、推上艺术顶峰的仍是中华民族;其次,论文介绍了俑的产生和社会功用,说明了北齐时期俑的社会地位及影响。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陶俑的种类变的越来越多,它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是人民生活的精彩缩影,也是考察古代社会生活的宝贵实物资料,同时也为我们今天的历史、考古、服饰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再次,论文逐一分析了北齐时期各类型陶俑的造型语言特征,北齐陶俑造型设计囊括了北朝的霸业、民俗民风、衣食住行等时代气息;最后,论文结合北齐前后不同时期陶俑的特点,研究了北齐陶俑造像的文化内涵。
本文从最表层的造型语言到深层次的精神内涵,再由精神内涵发散到社会的宗教、文化、民俗状况,最后,涉及到人们的审美心理领域,力求详实地剖析北齐陶俑造像的内涵精神,为今后的造像研究与专业学习提供借鉴。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