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关键词:元代文人,音乐思想,关汉卿,马致远
● 参考解析
本论文主要从元代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大背景出发,以关、马的元曲艺术创作为基点,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探讨关、马音乐思想的成因、表现、本质、意义并探析其异同。希望能让读者更全面地认识元代音乐思想,开拓关、马音乐思想研究的新领域。
全文共分6章,3个部分。前3章为第一部分,主要探究关、马音乐思想产生的时代文化背景,并结合关、马生平与作品,发现虽然关、马持有与其他元代文人一样的“适意观”生活理想,但由于对“文人”定位——“俗”与“文”的不同,导致其思想产生根本性区别。
第4章、第5章为第二部分,为文章的重点,以二人的元曲作品为基础,分别从创作理想、创演同盟、创作基点等方面研究关、马音乐思想,得出关汉卿以“人本主义”为音乐创作核心思想,马致远则以儒道游弋的“虚无主义”为音乐创作思想,此二章既是关、马音乐思想的分别研究,也是隐性对比研究。
关汉卿的音乐创作以“人本主义”思想为核心,他在继承儒家音乐思想合理的音乐表情说基础上,摆脱儒、道两家的封建教条,创作了许多反映爱情题材的散曲和抨击黑暗社会的杂剧。关汉卿人本主义的音乐思想还体现在他的创作来源于民间和他对同盟女艺人的关怀等方面。他对中国音乐题材、体裁多元化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音乐思想是中国文人音乐思想史上的一个彻底而又重要的转折点。马致远的音乐思想,随其自身政治生涯的改变分为前后两期。儒家礼乐思想在其前期音乐生活起主要作用。马致远自幼接受儒家教育,饱读诗书,早年意气风发,渴望功名。他早年恪守儒家礼乐文化,勤学六艺,遵循礼乐。他认为音乐对人有陶冶作用,作为传统音乐文人,他对古琴艺术情有独钟。他也非常关注音乐与政治的关系。中年后,马致远经历了坎坷仕途后,由仕入隐。难以言表的内心苦闷,使他投身到酒乐中,“浅斟低唱”,“渔笛渔歌”,远离尘嚣,专门从事杂剧与散曲创作,无论是抒怀叹世散曲,还是神仙道化杂剧,都流露出音乐家后期明显的道家归隐思想。马致远音乐造诣极高,被称为“曲状元”。他热爱民间音乐,以乐会友,与民间艺人相交甚好,一起创作。马致远由儒入道的音乐思想,是元代特殊时期的社会政治环境与马致远个人性格同时作用的结果,体现了元代知识分子的个性,也体现了整个封建社会儒家士人音乐家们的共性,是元代多元化音乐思想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6章为本文的第三部分,对二人音乐思想进行显性对比研究,首先,关、马最大的不同在于“文人”定位——“俗”与“文”,导致二者的元曲音乐创作方向——“斗争”与“解脱”;“人文”与“宗教”;“人救”与“神救”;“人文”与“文人”的差异。其次,作为中国传统音乐文人,关、马音乐思想分别归属儒、道哪个派别及其各自突破。最后,作为大艺术家,从音乐角度,探究他们的音乐思想对元曲艺术的发展以及整个音乐艺术界所产生的伟大意义。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