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关键词:课程改革,文化使命,人文主体性,文化他律,文化自律,教育世界
● 参考解析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为主要理论依据,致力于从文化角度追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史使命。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最基本的存在方式,因而实践的观点统一了本文对文化、课程、教育等范畴的理解。文化是人类总体的生存方式,生存的本体是实践,实践创造、派生了人类丰富多彩的生存图景,即人类文化。教育是人类特殊的生存方式,教育统一于文化,归根到底统一于实践。
在此基础上提出两个核心概念:一、教育世界,作为关涉教育意义的世界总体,它是文化视野下的全息景观。二、人文主体性,作为基于实践基础上的充分发展了的和谐主体性,它是人性最完美的发展状态。从人类的总体性生存即文化来讲,人文主体性突出表现为人能够自由的处理与自然、与社会、与自身的三大类实践关系,以“求真、务实、尚美、向善”为价值追求,并且保持四者的动态平衡,形成和谐的人格,从心理学角度讲,这即是人的“知、情、意、行”四者的和谐发展,即个性自由的发展。对教育来说,人文主体性的培养主要依靠科学教育、社会教育、人文教育三者的有机结合。
人文主体性的缺失是人类生存异化所导致的人的片面发展,并进一步导致人类生存的异化,即文化他律状态,要实现人类社会美好的发展,应该致力于人文主体性的重建,使人类生存克服异化、走向本真,即文化自律状态。教育世界,是一个具有无限潜力与生机的世界。重建人文主体性,推动教育世界不断走向自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文化使命。21世纪最为完美、最具有现实性的教育世界构想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全文由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强调了追问课改使命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课改进行中的一些困惑及导致这些困惑的原因。考察了目前学界探讨课改使命的不同视角,通过对比分析认为文化视角是一个包容性更大的视角,并在文化视角下简要勾画了全文的逻辑体系。
第二部分为第二章。主要探讨了关于课改使命的两个分析框架。第一个框架为常规性框架,即从课改的外部环境、所处地位以及内部本质三个方面分别进行考察。第二个框架即文化框架,在文化框架内,主要探讨了两个问题,一是用文化分析课改使命的合理性依据以及文化视野下课程与文化的关系、课改的价值取向以及课改的文化使命;二是根据广义文化观以及大教育观提出了教育世界的概念,并探讨了教育世界的文化本质与人文特质。
第三部分包括第三章至第四章。主要探讨了主体性以及主体性哲学的历史演变过程,提出人文主体性、文化他律、文化自律等一系列概念。并分析了教育世界他律的各类现象及其根源,教育世界自律的理想及其现实努力。
第四部分为第五章。致力于探讨课改的文化使命,即从他律状态走向自律状态。主要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第一,预构了自律状态下的教育世界景观,探讨了教育世界自律必要坚守的三个原则以及教育世界自律的三重目标;第二,强调了教育世界自律必须持辩证的文化转型观;第三,探究了教育世界自律的两个宏观机制;第四,提出了教育世界自律的两个宏观战略。
在结束语部分,进一步强调了我国在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三种形态并存的转型时期,加强教育世界自律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从文化的向度关照课改,课改的使命要定位在人与社会的互构上。教育世界是文化视野下的全息景观,人文主体性是既具有理想色彩也具有现实根据的和谐主体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使命在于提高人文主体性,促进教育世界的自律,从而实现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21世纪最为完美、最具有现实性的教育世界构想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