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问题:

题目:既履冰而知寒——解读潘岳其文其人

关键词:潘岳,文本解读,精神解读,“仁”的观照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文学史的研究不能缺乏客观的考察,如同坐标点,文学家在整个文学史中有其固定的位置和意义,需要冷静客观的剖析,但当我们对某个文学家作具体的个案研究时,我们应该更多的是带着对作家自然生命的尊重、对其精神生命的尊敬,以最大的同情来解读其文其人。但是历来的研究者在研究潘岳其文其人时,多是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对其人品与文品高下的褒贬上,而且常见的研究方法,就是研究者先判定潘岳其人品,然后再从其作品中找寻通过个人理解,认为能支持自己判定的部分或全部文本,解读文学文本成为为道德人品判断提供确凿证据的过程,这种方法对于文品判断是有失公正的;这样的研究也使文学作品的解读成为文学文本为其人生履历注解的过程,因此其文本不再具有独立的思想意义和精神价值。这样的研究不仅导致对文学文本思想意义的片面理解,而且也不可能全面把握潘岳的精神世界,更为重要的是消解文学文本是文学家精神生命存在的意义。因此本文将研究的重点落实到对潘岳文本做尽可能详细与深入的解读,以实现潘岳作品是潘岳精神生命载体的价值,并且以最大的同情解读潘岳的生命过程,不妄自褒贬,对其苦难的生命历程给予“仁”的关照。
从潘岳的文学作品来看,作为他精神生命载体的作品可以分为四个思想主题:一、青春感兴。充满了对个人的自信和对新朝的的期待,相信自己能够在今后的政治舞台上大展宏图。二、现实认识。政争、党争、边患、豪奢现状的认识,使潘岳的热望变成冷静的反思;为人所妒,仕进坎壈,使潘岳开始对自己的政治生活进行反思,由“徒恨良时泰,小人道遂消”到“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此亦拙者之为政也”,潘岳对于现实和个人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三、历史情思。贾南风政变肇始新乱,潘岳受牵连几近丧命,潘岳西去长安,从历史的回顾感怀中寻找个人与王朝生死存亡的根由,发出“永惟此邦,云谁之识”的巨大疑问。四、生死悲叹。潘岳善写哀悼之情,一方面源于现实生活的残酷,一方面缘于个人经历的不幸,还有不容忽视的另一方面,就是“误尽平生是一官”的执迷不悟,是他失去了感受欢乐的能力,生命体会的欢愉只有在失去之后才倍觉悲恸与孤凄,“逝日长兮生年浅,忧患众兮欢乐鲜”,孤凄是他感受生命易逝中唯一的也是最后的情感体验,因此它的哀诔之文极尽孤凄。
从潘岳其人生过程来看,潘岳始终以爱众济民为其思想根本,以实现儒家的政治理想为其出仕的正道,但是由于现实的逼迫,由于他对名位的热望,使得他虽持正道却未直行,谄事权贵、构陷愍怀成为他一生的污点,但是这些行为并不能说明他人品的低下与卑劣,而且后人的研究只有深入到时代的现实背景中,才能深刻感知潘岳处境的不幸与无奈,而不会一味的苛责他的错误。
潘岳的作品不惟是其生平履历的注解,更是其精神生命的载体,其文本展现了潘岳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合力――“真我”,即作家的精神生命,以及其挣扎于“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艰难痛苦,并在痛苦中完成了生命的回归:自“本我”开始,“自我”的觉醒,“本我”“自我”“超我”的相互较量,“超我”的实现,最后回归到“本我”情感的关注。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