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问题:

题目:陈白沙哲学研究

关键词:自得 静坐 心体 涵养 自然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陈白沙 (1428-1500) 是明代重要的哲学家。在明代理学潮流中,陈白沙哲学处于明代心学主流思潮的开启者和发动者位置。研究陈白沙哲学,对深入了解明代哲学转向的深层原因,凸现中国哲学、思想史在明代转向的重要意义,具有重要的价值。
在明代朱学一统的理学背景下,白沙没有按照程朱理学“格物致知”的为学路径,而是选择了“从静中坐养出端倪”。白沙的“静坐”工夫,主要继承了儒家“默坐澄心”的修养工夫,将“静坐”提高到“为学入手”的位置,其作用是“致虚立本”、“动静周流”和“涵养善端”,最终发现心体,成就了“自得”之学。
陈白沙“自得之学”是求之于“心”,得之于“我”,具有“不由积累”的特点,是将为学求圣的过程,从程朱理学“靠书册寻之”的方法扭转为“为学当求诸心必得”的内在心学路径。实现“自得之学”,主要包含着主体的“自立”、“贵疑”、“觉悟”诸规定,其意义在于,通过“圣学心得”,成就君子人格或圣人之心,最终达到自由、自在的“自然”境界。“自得之学”是白沙哲学理论大厦的关键所在。
白沙“自得之学”的核心在于“以道为本”、“心具万理”的本体论,也就是“道”论和“心”论,白沙通过“以道为本”、“道通于物”、“天人一理”以及“心为道舍”、“心具万理”、“心即是天”诸命题,最终建立起了心性本体论哲学。白沙所认为的本体特征是“虚明静一”。对心体的发现和确立在白沙哲学中具有重大意义。
本体之“心”的发现和保持需要培养心中固有的善端,这就要求涵养。涵养是实现“自得”的具体途径。白沙涵养论的关键是“治心”,其主要围绕“洗心”、“充心”、“存心”等展开,内容非常丰富。其主要涵养方法包括:“静中坐养”、“不离日用”、“随处体认”、“勿忘勿助”等,通过涵养此心,就可以最终达到“自然”境界。
白沙所谓的“自然”境界,实际就是在“虚明静一”之心印映下的万物的自由、自在的呈现,也就是孔子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孟子的“勿忘勿助”。白沙对“自然”境界主要有“悠游自足”、“生生化化”、“鸢飞鱼跃”诸规定和“真乐”的根本属性。“自然”境界论在白沙哲学中处于其学术的归依的地位,其全部努力就是为了追求这个“自然”之境。
白沙哲学的思想渊源颇为复杂,在不同的关系、不同的层面、不同向度上进行分析,可以划分为直接理论渊源(周敦颐、邵雍)、间接理论渊源(佛、道思想)和理论源头(原始儒家思想)三个层次。陈白沙哲学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对后世影响颇大,主要是其“自得之学”对湛若水、王阳明等产生了重大影响,开启了明代心学的主流思潮,对现代新儒家也有一定影响,如熊十力就是白沙哲学的受惠者。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