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问题:

题目:萧红小说的创作历程及传播

关键词:萧红小说,创作历程,传播,接受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萧红的小说创作开始于1930年代的哈尔滨,是她参加左翼文艺活动的一种方式,这为她的小说创作与传播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也使她的小说从一开始就具有现实主义精神和左翼色彩,早期小说的传播是成功的。在鲁迅的关怀和帮助下,《生死场》在上海得以出版,给萧红带来了巨大的声誉,一跃而成为上海著名左翼女作家,再次为她的小说创作与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后期小说创作在艺术上臻于圆熟,思想上蕴含深刻,却因和时代主题游离以及批评家的误读而被主流意识形态冷落,传播范围一度受到了影响。新时期的思想解放使萧红小说重获生机,人们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来认识和理解萧红的小说,其价值和意义被不断发掘和认可,萧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也最终得以真正确立。
在当今大众传播和网络传播的背景下,萧红小说的传播和接受呈现出多元、广泛的新局面。本文试从传播学和接受美学的角度切入萧红小说的传播过程,探讨文学与传播的内在关联,揭示文学经典得以形成的深层动因。本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萧红在哈尔滨时期的小说创作与传播进行梳理分析,可以看出左翼文艺活动是萧红早期小说成功传播的重要原因,是萧红走上文学道路的契机。萧红的早期小说传播了左翼思想,效果明显,实现了文学影响社会的功能。
第二部分,考察萧红在上海由不知名到成名的过程,重点是分析《生死场》的出版与成功传播的原因。鲁迅对于萧红的成长、成名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萧红能够进入上海文坛,离不开鲁迅的关怀和帮助。萧红小说得以广泛传播,和上海的商业化背景也有着直接的关系。萧红的成名也是时代造就的结果。
第三部分,评述了抗战时期萧红的小说创作与传播。《呼兰河传》是萧红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由于时代的局限屡被批评者误读,直接影响到萧红后期小说的传播和文学史对萧红的历史定位。可见批评家在文学作品的传播和接受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一定时代的社会历史条件限制了读者的期待视野、认知角度和接受层次。
第四部分,分析了新时期以来萧红小说传播的繁荣景象以及萧红在文学史上地位的变化。新时期真正进入了大众传播的时代,萧红小说的思想深度和艺术成就彰显出来,经典地位逐步确立,传播趋向多元化。受众对萧红小说的接受表现在认识社会、改造国民性、地域文化、文学审美、写作借鉴等多个层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批评与传播的互动成为文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网络传播的发展对文学的传播与接受带来了新的冲击和影响,文学在这一背景下将如何生存?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作出初步回答。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