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问题:

题目:邓小平社会和谐思想初探

关键词:邓小平,社会和谐 ,现实意义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目标。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虽然没有直接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但在其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中,在其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论述中,已经饱含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和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本文试从邓小平论述比较集中的几个方面入手,初步而又比较系统地探讨其社会和谐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全文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邓小平社会和谐思想的理论渊源的概述。主要从中国传统文化、西方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和谐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建设的思想和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对和谐社会的初步探索四个基本视角来分析。
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邓小平社会和谐思想的客观根据。其中,社会主义建设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教训是邓小平社会和谐思想产生和形成的历史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社会和谐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着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新的国际环境,这是邓小平社会和谐思想形成的时代根据。
第三部分重点论述了邓小平社会和谐思想的深刻意蕴。这一部分为本文的核心内容。主要由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矛盾论、社会主义主体论、社会主义稳定论四部分组成。其中,社会主义本质论揭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通过“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社会和谐。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思想源头之一;社会主义矛盾论要求正确处理新时期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不断化解和消除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主体论要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人为本”,“人的和谐”是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和谐社会在本质上是“人的和谐”。要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动力;社会主义稳定论,强调要以稳定保和谐。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无法进行,社会就会混乱,就会陷入无序状态, 就谈不上社会的和谐。
第四部分主要论述了邓小平社会和谐思想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启示。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发展表明,邓小平对和谐社会的思考、探索与实践是卓有成效的。它对于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给我们留下了诸多的启示。在理论上,邓小平的社会和谐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解决那些由于历史条件限制因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当年没有来得及进行充分研究、毛泽东提出又尚未形成系统理论,而当代社会的发展又迫切要求我们进行研究和解决的社会和谐问题上,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和突破。在实践上,它为新世纪新阶段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提供了充分的思想资源、科学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