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问题:

题目:互文性与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译——庞德《华夏集》个案研究

关键词:互文性;翻译;互文表现手法;中国古典诗歌;伊兹拉?庞德;《华夏集》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出现的互文性理论带来了非同一般的思维范式,将翻译引入了更为宽阔的研究领域。互文性一词由朱莉娅·克里斯蒂娃提出,意思是指任何一个指示系统都与之前的指示系统相联系。后结构主义理论家与批评家籍此来消解意义的稳定性与不变性,而结构主义理论家与批评家则籍此来为文学文本中存在着明白的、稳定的事物而正名。
翻译事实上是一种跨越时空的交际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尤其是在翻译文学文本时,译者不可避免地会遭遇互文性所带来的问题与困难。文学文本总是与其他文本相互联系、相互交织,对它们的解读依赖于对其所含的各种互文表现手法的正确理解。中国古典诗歌之美正在于诗人们经常运用互文表现手法来深化意向,表达情感。因此,在翻译中对这些互文表现手法的处理是极其重要的。
庞德的《华夏集》于1915年出版,收录并翻译了19首中国古诗。尽管其文字语法上的错误受到一些评论家的指责,《华夏集》仍然使其它许多同时代的译作黯然失色。因此,它理应引起翻译研究者的关注与反思。互文性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和新的视角。本文正是从此点出发,对《华夏集》中互文表现手法的翻译进行考察,探析庞德在传递中国古诗互文之美过程中的得与失,并希望中国古诗翻译者能从庞德的经验中得到一些启迪。
全篇论文分为五个章节。
第一章是引言部分,对当前《华夏集》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并简要介绍了本文的框架结构。
第二章对互文理论的由来和发展进行梳理并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探讨了互文理论与翻译研究的结合。首先,文章对索绪尔和巴赫金的理论起源,克里斯蒂娃的理论建树以及巴特、德里达、热奈特的理论发展进行了梳理。其次,文章探讨了该理论对翻译研究的启示,从宏观角度详细探讨了互文性与翻译、译者、译文的关系并从微观角度引入了互文符号这一重要概念。互文符号期待着译者的识别与处理。这一章是本文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考察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互文表现手法。本章先是介绍了不同学者对文学作品中的互文表现手法的划分。接着,以费尔克劳对显性互文性及成构互文性的划分及巴特的无法追溯来源的代码的概念为基础,本文提出了应在翻译中得到重视的中国古诗中常见的几种互文表现手法,包括引用、典故、文化意象及韵律模式,并举例给予详细说明。
第四章对《华夏集》中几种互文表现手法的处理进行了详细分析。分别从引用、典故、文化意象、韵律模式的翻译方面对庞德的翻译技巧进行了探讨。本着客观的分析态度,本文同时考察了庞德翻译中的优点及缺点。接着,文章对影响庞德处理这些互文表现手法的可能的因素进行了探讨。
第五章是结论部分,总结全文。通过分析发现,在《华夏集》中,对各种互文表现手法的处理基本上是得当的,这对重现中国古典诗歌的内涵和精神起着关键的作用。庞德在互文表现手法上的处理技巧对于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实践有着实际指导意义。最后,文章指出了本研究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华夏集》的研究,仍然有大量的工作有待作者去完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