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以俄为师,比较
● 参考解析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是中国历史上内容十分丰富的时期。1918年5月在国民党人主办的《戊午编译社》评论中第一次表露了“以俄为师”的思想,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和改组是国民党人“以俄为师”实践的开始,1928年10月,国民党南京政府制定的《训政纲领》建立了“以党治国”体制,实质上是一党专政。至此,国民党的后继者完全改变了孙中山“以俄为师”的初衷,国民党的“以俄为师”也划上了句号。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和1924年中国国民党的改组,这两个事件是影响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的两个重要事件。国共两党“以俄为师”的直接结果是影响了国共两党的政治生命,进而也影响了20世纪中国的政治文化。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世界新文明之曙光”。全世界翘首试目,中国人也不例外,其中的代表人物国民党的孙中山、早期的共产党人李大钊等。在共同的社会背景下,肩负着同样历史使命的国共两党都选择了“以俄为师”。从而使其学习俄国经验时在建党思想、党国体制、党务组织、军队建设、党群关系等方面具有相同之处。而在意识形态、组织原则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党务组织、军队建设等方面又表现出一定的差别。
在学习的过程中,中国国民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1924年改组后,其主义明晰、组织严密、军队善战、人才济济。20世纪20年代也成为国民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但是由于学习的方式、理念和内容等问题,中国国民党学习俄国的经验并没有坚持下去。孙中山在贯彻学习俄国的体制,只是有选择的学习,因此我们说国民党“以俄为师”只学了半套功夫,最终又回到学习英美的老路上。而中国共产党的学习,从指导思想、党治原则等方面,无一不受苏俄共产党的影响。但中国共产党在经历了建党初期学习苏俄的成功与失败后,痛定思痛,把苏俄的经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国共两党“以俄为师”之后,孙中山学习苏俄的“以党治国”体制为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一党专政开辟了道路。他学习苏俄的“党军体制”也深刻的影响20世纪中国军事的发展。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共产国际和苏俄的关系也进一步密切。中共在建党初期“以俄为师”是新中国模仿苏俄的源头。由于苏俄对中国革命的友好态度和孙中山从当时中国及世界大势出发,他认为必须同苏俄结盟并接受苏俄的帮助,因此在“以俄为师”的态度方面国民党人表现出主动的一面,而中共由于一定外力的作用而呈现出被动的一面。
应该如何对待外国经验,如何处理外国经验与自身价值体系的关系。这是所有国家的政党都会遇到的问题。国共两党学习苏俄的这段历史引起我们思考的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如何更好的在学习外国先进文明的同时和本国的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